邱慈观专栏丨氢能产业最优融资模式解析
在能源战略与“双碳”目标的双重驱动下,氢能是我国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,是我国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和重点发展方向。然而,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氢能产业,未来潜力固然巨大,目前却面临技术瓶颈和应用挑战,亟需金融赋能。
那么,目前氢能产业面临哪些技术瓶颈和应用挑战? 融资现况如何? 特点如何? 氢能产业的早期股权融资有哪些模式? 展望未来,如何发展出一个最优模式? 本文对此解析。
氢能产业技术发展挑战
氢能产业涉及生产、储存、运输及应用等环节,各环节都有几种技术路径,相互竞合。例如,生产环节既有传统的碱性电解水法、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法,也有较前沿的固态氧化物电解水法、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法等。运输环节亦然,高压气态与低温液态储运法较为主流,固态金属、有机溶液储运法则后来居上。
从技术成熟度、应用就绪性、环境污染和成本四个维度综合看,氢能各环节的技术发展路径有两大共性。首先,技术成熟度高、应用就绪性高的路径,成本往往较低,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。相关案例有碱性电解水制氢和高压气态储运,其技术成熟,应用普及,但有腐蚀污染、气体泄漏等问题,因而驱动更优路径的开发。其次,更优路径的技术成熟度与应用就绪性较低,而成本较高,也存在一些尚待克服的问题。相关案例有固态氧化物电解水制氢和有机溶液储运,两者都针对传统技术的不足而崛起,但本身亦衍生高耗能、高成本等问题。